【課程思政】走進國際學院肖巧玲團隊跨文化類課程的課堂

發布者:李芳發布時間:2022-06-21浏覽次數:74

通訊員 李貝爾 陳雅雯

    參與我校首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獲一等獎,擁有多年涉外工作經驗,指導中外學生合作團隊獲2019年“互聯網+”國際賽道國家級銅獎,作為國際學院院長的肖巧玲老師帶領團隊在我校首創了留學生跨文化類課程。


    春風化雨 思政融入課堂

    “最好的思政就是感受不到思政,潤物細無聲。”肖巧玲在分享多年課程思政的經驗時總結道。跨文化适應,作為一門融入了思政的文化課程,同時兼容了思政性與趣味性,是在該領域邁出的重要創新一步。

    “并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隻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能。”肖巧玲老師在談及跨文化适應這門課程為什麼要融入思政時說,“思政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在學生的興趣範圍下功夫;思政也是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自我,領略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

    據了解,跨文化适應課程旨在為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和全球勝任力打下基礎。目前該課程也作為公選課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

    美美與共 傳遞文化自信

    跨文化适應課程如何适度消弭各國學生的文化差異,減少文化沖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平台,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趣味性地融入可接受的課程思政元素,這些都是肖巧玲團隊在開課時面臨的問題。

    “中國認為紅色寓意好,但是有國家認為紅色是不吉利的,所以兩國交流活動時要事先了解文化差異,規避誤解。”類似的舉例方便學生更容易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核。

    “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全世界那麼多文化習俗,在這門課裡,不可能涉及到所有方面。萬一碰到自己完全不了解文化呢?” 對此,肖巧玲解釋道:“文化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我們不可能忽視它,或者否認它。我們需要讓學生們以正确的心态理解包容這種差異,這有利于他們主動走進不同文化。”

    “老師說的這種現象我們國家也會存在,原來中國和我們國家很相像。”在課堂上,經常聽到留學生們這樣表述。一次講完中華孝文化之後,留學生們紛紛表示,在他們國家 “敬老愛幼”也是傳統美德。印度學生甚至蹲下以右手撫摸老師的腳,以表達敬意。課程以普世文化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交流碰撞中,逐漸搭建起思想溝通的橋梁,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思政的要義,便是尋找平台與達成共識,傳遞制度文化自信,培養學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

    你講我講 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課程的設計初衷是讓留學生适應中國的文化生活環境,在上課的過程中講好中國故事,也傾聽他們國家的故事,最終期待着留學生向世界介紹真實的可愛的中國。”肖巧玲說道。

     留學生們踴躍報名該課程,學習了解文化異同,在課程後主動探尋中國本地的美食與風景,與老師們一同度過了中國的諸多傳統節日,馮婕老師專門身着漢服給學生講解中國的節日文化和服飾傳統。“留學生們對中醫特别感興趣,留學生也知道了感冒咳嗽可以‘多喝熱水’,有很多學生甚至在課後向我詢問某些病症可以吃哪些中藥。”同團隊的陳春梅老師笑着說。

 


返回原圖
/

 

XML 地圖